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,作者:駄目糕,题图来自:视觉中国(在洛杉矶的上映宣传活动)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,作者:駄目糕,题图来自:视觉中国(在洛杉矶的上映宣传活动)
在几天前的科隆游戏展开幕夜上,《无主之地4》公布将于2025年发售,无疑是最令玩家们兴奋的消息之一。这个全球销量超过8700万份的游戏系列,终于要在时隔5年后迎来正统续作。
另一边厢,从立项到上映历经十年的《无主之地》改编电影,也是在本月上旬登陆北美院线,不过这头发生的就不是什么喜事了——这部电影上映之初在烂番茄上史无前例开出了0%新鲜度(无正面评价),直到一周后才勉强上涨到10%。
如果你对烂番茄评分并没什么直观印象,那么举例来说的话,在游戏改编影视剧史上,公认的烂尾之作《生化危机:终章》和公认烂片《刺客信条》分别有着33%和18%的新鲜度,《无主之地》是唯一以新鲜度0%开局,直到一周后才定格在10%的电影。
《无主之地》电影在国内外主流评分网站全军覆没
无论是游戏玩家还是普通路人,看过本片的观众全部哀嚎一片。
游戏玩家觉得去年《最后生还者》《超级马里奥兄弟》《龙与地下城:侠盗荣耀》等游戏相关影视剧接连登场,怎么看都是游戏改编影视剧“好起来了”的标志。
按照这种乐观的预期,随着各种新技术逐渐成熟,游戏厂商和电影厂商在这方面也会越来越有信心,电子游戏改编电影的热潮似乎很快就会到来——没想到《无主之地》的横空出世直接给了大家当头一棒。
普通观众不关心游戏和改编影视剧之间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,对于他们来说,《无主之地》电影则是纯粹的烂,烂到他们心疼浪费了一桶爆米花和在电影院被“硬控”的一个半小时。
总而言之,凭借着毫无记忆点的剧情、b级片一般的动作和特效,《无主之地》电影口碑迎来了全面扑街,在各种社交媒体上,纷纷被网友提名为“2024年度金酸莓奖最有力竞争者”,并且出乎意料地没有任何争议。
很显然,即使放在“藏龙卧虎”的游戏改编影视剧领域,《无主之地》也算是烂得“前无古人”的一部。
一
《无主之地》电影到底有多烂呢?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:不知道是拍给谁看的。
去年《最后生还者》剧集大火,编剧克雷格·麦辛曾说:“写剧本之前,首先需要保证自己真的玩明白了这款游戏,最好是爱上这款游戏,只有这样,才能保证接下来的改编能够保留游戏的精华。”这句话很容易理解,简单来说就是“改编影视剧需要尊重原作精神。”
可能你很难想象,写出了《最后生还者》剧本的麦辛也是这部《无主之地》电影的主要编剧,但他在电影上映前自己把自己从演职人员表除名了,或许这件事就能够看出本片在多大程度上与原作无关。
事实的确如此,对于游戏玩家来说,《无主之地》最令人动容的地方就在于荒诞的喜剧外壳下包裹着一个个悲剧——帅杰克与天使、泰丰与狄隆姐弟、小蒂娜的龙堡突击,这些角色讲述的关于梦想、亲人和感情的故事。
而《无主之地》电影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玩家想看的、更深层次的情感冲击和全部游戏剧情,只是从中提取一些主要角色,将他们放进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中。
而这个新故事的肖像也非常容易描述,接到任务→寻找宝藏→打倒敌人,有着一切爆米花电影该有的经典结构:潘多拉星球上,小蒂娜遭到了叛变雇佣兵罗兰的绑架,作为主角的赏金猎人莉莉丝接到了任务前去营救;
但找到蒂娜后,莉莉丝才得知她其实是生物实验的产物,阿特拉斯只是觊觎她开启失落文明宝库的力量,实际上并不在意她本人死活。莉莉丝为此放弃任务,和罗兰一起带着蒂娜踏上了逃亡与寻宝之旅;
在旅途中,几人不断结交新的朋友,最后阿特拉斯赶来拦截,伙伴们一起击败了阿特拉斯,故事完结——是的,与原作有点关系,但不多。
考虑到原作剧情太长、过于复杂、受众人群过窄等问题,电影进行一定程度的商业化改编无可厚非。但《无主之地》更大的问题在于,即便不考虑剧情深度,对于只想图一乐的观众来说也是一种折磨。
根据外媒的报道,本片投入了1.15亿的制作成本,但在实际表现中,文戏缺乏亮眼的故事冲突,反派只是走走过场,武戏犹如“定格动画”,让人倍感疲劳。再加上时不时刻意出现的致敬游戏的环节,诸如角色不时摆出各种pose,或突然废话连篇,不仅玩家头皮发麻,就连普通观众也看得莫名其妙,整个电影俨然一部大型cosplay表演。
当然,在吸引受众方面,制片方狮门影业并非全然没下功夫,只是选择的是另一种方式:聘请大牌演员。
主角莉莉丝由奥斯卡影后凯特·布兰切特担任,罗兰请了当红男星凯文·哈特,小蒂娜是去年《芭比》新星阿丽亚娜·格林布拉特,就连小吵闹的配音演员也是在《超级马里奥兄弟》电影中为库巴配音的杰克·布莱克,俨然好莱坞版《上海堡垒》。
只是不幸的是,从美国首周票房只有880万美元、全球票房1600万美元来看,这些演员的粉丝群与《无主之地》或者废土动作片的目标观众群并不完全一致。
对于喜欢严肃电影的观众来说,它显得太过幼稚;对于喜欢浪漫喜剧的观众来说,显得过于暴力;对于游戏粉丝来说,又好像从一开始就是被排除在外的,以至于直到最后大家都搞不明白,这《无主之地》电影到底是拍给谁看的。
二
《无主之地》电影的滑铁卢早就有所征兆。
你或许很难想象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前前后后持续大概十多年之久,剧本经历四次改写,但《无主之地》是这么做的。
早在2015年,狮门影业就高调宣布了改编《无主之地》,而实际上根据外媒对gearbox创始人兰迪·皮彻福德的采访,剧本创作工作开始得更早,2012年就在进行了——也就是《无主之地2》发售前后。当时它还位列不少外媒“最期待的十部游戏改编电影”榜单。
2012年到2018年间,两位编剧先后写过两版不同的剧本,但都因为不够理想而被淘汰了。
根据兰迪对这两部剧本的描述,要么是与原作完全无关,“只有氛围和原作相似”;要么就是为了塑造新人物,游戏角色全部沦为了陪衬——难以在非互动性电影叙事中复刻游戏剧情一度成为了《无主之地》电影向前推进的难点。
直到在一位导演朋友的引荐下,兰迪和麦辛(是的,正是前文提到的《最后生还者》的编剧)见面,而麦辛恰好在此之前就玩过《无主之地》系列游戏,因此当即给出了一份让兰迪十分满意的剧本构想,制片工作才得以继续推进。
虽然并未透露具体的剧情细节,但据兰迪所说,麦辛想出来的一些新方法几乎就像变魔法一般,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下有了答案。
如果故事继续这样发展下去,《无主之地》还是有机会成为一部好电影的,即便不能达到《最后生还者》剧集一样的高度,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烂到“人神共愤”。
但遗憾的是,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超出预料:电影在2021年4月开机,由执导过《人皮客栈》的伊莱·罗斯导演,拍摄工作进行到2021年6月杀青。当时狮门影业宣布电影会在2023年初上映,然而当伊莱的粗剪版完成后,狮门紧急叫停了2022年底的观众试映活动。
到了2023年,狮门突然宣布《无主之地》新开机补拍,而重新开机后导演换成了执导过《死侍》的蒂姆·米勒,蒂姆·米勒请来了《子弹列车》的编剧扎克·奥尔克维奇对剧情进行调整补充,整个主创团队进行了一次大换血。
官方明面上的理由是原导演伊莱正忙于新片《感恩节》的拍摄,档期冲突无法参与工作。但从如今上映的成片来看,更多网友愿意相信的版本是资方“过度干预”:狮门影业想要扭转伊莱的拍摄风格,将原本以r级规格制作的电影项目,扭转到更容易赚钱的pg13级,让《无主之地》朝着真正的好莱坞爆米花大片再进一步。
当然,这充其量是一种猜测,最终真相不得而知,只不过从补拍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来看,两批主创之间的理念显然并不兼容:去年6月片场再次杀青时,重拍的《无主之地》引发了原编剧麦辛的不满,为了和作品撇清关系,麦辛从演职人员名单中删除了自己的名字。
根据美国作家协会(wgaw)网站的信息,《无主之地》电影的编剧为乔·克莱比,这个名字正是克雷格·麦辛的化名。
而除了麦辛和后来补拍加入的奥尔克维奇之外,三年间,还有十几位编剧曾加入又离开过该项目,这些时间里项目发生过多少变故,我们很难知晓。
只是如今回看官方反复无常的变动与制片管理工作的混乱状况,这部电影早已散发出了危险的信号,而现在《无主之地》的口碑与票房双双崩塌,也只不过忠实地反映了管理的混乱早已蔓延到了电影之中。
三
无论如何,《无主之地》并不是一部适合被搬上大荧幕的游戏。
或许是“资方过度干预”,将一部本该夹杂着“屎尿屁”与“血浆”的黑色幽默r级片,变成了吵吵闹闹的pg13级cosplay;也可能只是电影粗剪版在内部试映反响不佳,高层才决定修改内容,最终电影转变为pg13级只是一个无奈的过程。
不管真相如何,至少都证明了《无主之地》并不是一个好拍的题材。正如前文提到,它是一个内容高度依赖于程序生成、风格体现在玩法和视觉效果上的“刷宝”游戏,尽管游戏创造了很多感人的故事,但它们很难被搬到线性的电影叙事中。
如果站在2015年,或许更早的时间节点(兰迪所说的2012年)来看,gearbox和狮门影业决定拍摄一部《无主之地》电影姑且合情合理,游戏内有着那个时代流行的一切要素:古怪的角色、广阔可供漫游的星球、无厘头的幽默、射击与爆炸——当时的《无主之地》或许并不需要一个多么精妙的剧本,只要足够劲爆就能吸引很多观众。
但遗憾的是,电影在早期制作阶段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对剧本的精雕细琢上,最后成片却没有呈现出该有的精妙。而10年之后,游戏所创造的具有吸引力的元素也已经变成了“老古董”一样的存在,无法再吸引观众走进影院。
最后在无尽的变故中,《无主之地》电影成为了一部无聊的、过时的、毫无亮点的烂片。
事实上,或许是受到这部电影的影响,最近《无主之地3》的同时在线玩家数量来到了近年最高,比电影上映前人数多了一倍——如果说这部电影最终为粉丝带来了什么,大概就是遗憾,和为了消除遗憾而涌进游戏的怀旧之情吧。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,作者:駄目糕
支持一下 修改